期刊简介

               本刊创刊于1979年,是贵阳中医学院主办的贵州省唯一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性刊物。1987年起即为首批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文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等所收录。本刊普及与提高兼顾,理论与实践并重。主要报道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科研等领域的新成果和新经验。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主办单位: 贵阳中医学院

出版部门: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2-110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52-5011/G2

邮发代号: 66-31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79

出版地区 贵州

出版地区 贵州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首页>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杂志名称: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主管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主办单位:贵阳中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2-1108
  • 国内刊号:52-5011/G2
  • 出版周期:双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杂志2012年第2期文章
  • 论非骨伤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教学中的措施与方法

    本文通过非骨伤专业《中医骨伤科学》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将教学中的问题与体会以及改进措施一一介绍,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徐远坤;陈久毅 刊期: 2012- 02

  • HPLC法测定桂附地黄胶囊中丹皮酚的含量研究

    目的:建立新的桂附地黄胶囊中丹皮酚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采测定桂附地黄胶囊中丹皮酚成分,流动相为甲醇—水(70:30),Lichropher5-C18(150×4.6mm,5um)色谱柱,流速1.0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74nm下进行检测.结果:HPLC法中丹皮酚在0.2664-1.864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n=7),回收率为99.27%,R......

    作者:李楠;李明华 刊期: 2012- 02

  • HPLC法测定胃和冲剂Ⅱ号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胃和冲剂Ⅱ号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PLC).选用waterssymmetryC18柱(3.9×150mm,5μ);流动相:甲醇-水-磷酸(47∶53∶0.2),检测波长:280nm.柱温:25℃.结果:黄芩苷在0.315-1.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5),平均回收率为97.7%(RSD为4.56%).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度高......

    作者:魏玉霞 刊期: 2012- 02

  • 利用国外植物药专利保护政策对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意义

    中药是我国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人们法制意识的提高,中药专利保护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本文分析了日、韩、德对植物药专利保护的先进经验,为完善我国中药专利保护的相关政策提出建议.......

    作者:江茹;沈爱玲 刊期: 2012- 02

  • 论我国医药企业用非处方药走品牌化道路

    非处方药(OTC)是药品中一种特殊的商品,在当今的医药市场经济环境下,走品牌化道路已成为OTC医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竖立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成功之道.本文从七个方面阐述企业应如何塑造品牌,建立知名度.......

    作者:常悦;田海玉;李端;周戈耀;孙佳 刊期: 2012- 02

  • 牵正散穴位贴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40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活动性痛风关节炎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给予牵正散穴位贴敷;对照组40例,每日针灸1次,每次留置针40分钟,15天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用House-Brackmann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局部外敷治疗面神经麻痹较针灸......

    作者:王欣波 刊期: 2012- 02

  •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60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穴位埋线对6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结果:经1~2次治疗,痊愈52例,占86.7%,好转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结论: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锡婷 刊期: 2012- 02

  • 针刺结合寸劲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伴功能性胃肠疾病33例的体会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寸劲整复手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伴有功能性胃肠疾病的疗效.方法:对33例病人进行以针刺和手法治疗.结果:3次治疗后,33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26.9%);显效14例(41.8%);有效7例(20.9%);无效3例(10.4%),总有效率89.6%.结论:针刺配合寸劲整复手法,是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伴有胃肠功能疾病的有效方法,其中对压痛点的针刺和寸劲整复手法的使用是关键.......

    作者:唐巍东 刊期: 2012- 02

  • 石恩骏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经验

    石恩骏教授在治疗脾胃相关疾病方面有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慢性胃炎发病关键是脾胃虚损为本,脾胃湿热、瘀血停滞为标.在诊治上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用药方面注重扶正祛邪之相互平衡及有效药物的应用.......

    作者:赵阳 刊期: 2012- 02

  • 况时祥教授治疗痿证的经验

    况时祥是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其勤研岐黄,探索奥义,临证20余年,诊治了大量神经科疑难顽证,如急性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病变、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疾病,此类疾病患者多以四肢肌肉废痿无力为主症,可归属于中医痿证范畴.......

    作者:代铁良;徐衍华 刊期: 2012- 02